10种方式判断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,后期成长障碍“太吓人”

10种方式判断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,后期成长障碍“太吓人”

朴紫汐 2024-11-30 家庭养生 296 次浏览 0个评论

相信大家对脑瘫都不陌生。这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症状,主要影响患儿的大脑,严重时也会累及四肢和躯干,导致智力和精神状况异常。脑瘫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。

脑瘫患儿的异常表现包括:

  1. 与正常孩子相比,他们更容易受到惊吓,经常啼哭不止,也可能出现厌乳、睡眠困难等。
  2. 感觉过敏,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,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。
  3. 1~3个月时,对周围的声音、玩具等没有反应。
  4. 生后3个月后手仍握拳不张开,4个月仍拇指内收。
  5. 3个月不能抬头,抱起时头不能树立。
  6. 孩子4~5个月时看见物体不会主动伸手抓。
  7. 6个月时抬头仍不稳,从仰卧位抱起来时头后仰,不能随身体一起起来。
  8. 9个月时仍不能坐稳,1岁以后不能站立,18个月不会走路,走路总是脚尖先着地,2岁不会跑。
  9. 肌肉松软或者僵硬,不能自主翻身、动作徐缓。
  10. 18个月不能说单字,2岁不会说词语。

只要坚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“三早原则”,一些患儿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地生活。3至6月大的婴儿时期是最关键的“发现期”,父母一定要多观察、多陪伴。如果发现患有脑发育不全等疾病,在正规医院经康复医师进行正确评估后进行干预治疗,大部分患儿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之中。

以上主要说的是新生儿期脑瘫的一些症状,那么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,脑瘫患儿可能有哪些异常呢?

  1. 运动障碍: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一般都会低于同龄孩子,运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差,轻度脑瘫是在功能障碍上的表现,可能只是协调性差一点,动作不够灵活,比较笨拙。而重度脑瘫可能行走都比较困难。
  2. 姿势障碍:脑瘫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姿势异常,姿势的稳定性差,重度脑瘫的儿童,想将头竖直在中立位都是非常困难的。痉挛型双瘫的孩子,行走时会出现尖足,剪刀步。偏瘫的孩子患侧上肢会有挎篮姿势,下肢会有踮脚,划圈姿势等。
  3. 智力障碍:在脑瘫儿童中,智力正常的约占四分之一,大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。
  4. 语言障碍:语言障碍在偏瘫和双瘫的孩子中,一般影响较小,四肢瘫痪和手足徐动型脑瘫中受累较大,比如语言表达困难,构音障碍等。
  5. 牙齿发育障碍:一般脑瘫儿童牙齿发育不良,牙齿质地疏松,容易蛀牙。各种牙病的发病率得比正常儿大得多。
  6. 情绪和行为障碍:不少脑瘫儿童性格会比较固执、任性、善感易怒,比如有些脑瘫宝宝喜欢撞头,不高兴了就会撞头撞柱子等过激的行为。

专家提醒:脑瘫一定要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,发现越早,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,治疗效果越佳。专家认为,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,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,而脑瘫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,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,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,代偿恢复能力强,在这一时期进行康复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10种方式判断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,后期成长障碍“太吓人”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