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文博中医药科普

干姜、细辛、五味子组成的角药,简称“姜辛味”,源于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中的小青龙汤,专为外寒里饮证设计。
病机:该证由水饮宿疾与新感外邪交织,形成外寒里饮的复杂格局。内外相互作用,共同影响,使机体呈现整体状态。正如中医所言:“有诸内者,必形诸外”,内外相通,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。
治法:针对外寒里饮证,宜散敛并施,即散寒解表、温肺化饮,同时益气收敛。干姜辛热,温肺化饮,温运脾阳,使里饮温散。
方药:细辛性辛温,既能疏风解表,又能温肺化饮。但干姜、细辛皆为辛温宣散之物,肺脏娇嫩,需防止肺气耗散。故佐以五味子,益气收敛,保护肺气。正如《神农本草经疏》所述:“五味子主益气者,肺主诸气,酸能收,正入肺补肺,故益气也。其主咳逆上气者,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,酸以收之,摄气归元,则咳逆上气自除矣”。三者相配,散敛并施,使温开不耗气,敛肺不碍痰;宣散收敛,散中有收,散不伤正,敛不留邪,是治疗外寒里饮的重要组合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角药介绍(6)——干姜、细辛、五味子(散敛并施治外寒里饮)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