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歌诀:细辛辛温,少阴头痛,利窍通关,风湿皆用。
译注:细辛味辛,性温。其主要功效在于驱散少阴经的风寒,止头痛,因此常用于治疗因少阴经风寒引起的头痛。此外,细辛还有开窍通关的作用,可用于治疗因关窍闭塞导致的神志昏迷。同时,它也能缓解因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。除了上述功效,细辛还能下气祛痰,用于治疗肺有寒痰的痰多咳嗽气喘症。
注:少阴,即少阴经,是十四经络之一。这里指的是因风寒引起的头痛。
应用:
- 治疗因风寒感冒、恶寒发热、头疼身痛、鼻塞等症状,常与防风、羌活等药同用。
- 对于阳虚外感、寒犯少阴、发热脉沉等症状,可与麻黄、附子同用,共同发挥助阳散寒发表的功效。
- 对于头风头痛,常与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蔓荆子同用。
- 治疗风寒湿痹痛,常与羌活、独活、川乌、草乌等同用。
- 若牙痛受热或食辛辣即痛,属于热证,可与石膏、黄连、知母、生地等同用;若吸冷气即痛,属于寒证,可与白芷、川芎、露蜂房同用。
- 对于外有风寒表证、内有痰饮、但见痰饮清稀阻肺的喘咳,常与麻黄、干姜、半夏、五味子等同用,共同发挥温肺化饮、解表散寒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- 对于鼻流腥浊脓涕的鼻渊证,常与苍耳子、辛夷、白芷等同用;若浊涕色黄、口干、舌尖红而苔黄,可在上述配伍基础上加入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等清热解毒燥湿药同用。
- 与皂荚同用,研细吹鼻,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不醒、牙关紧闭、两手握固、脉象有力等症状。
用量用法:一般用量为1.5~3克。蜜炙后可减少其温散之性。
使用注意:细辛有毒,药性较为猛烈。古代有记载称“单用不可过半钱匕(约0.3~0.4克),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”。因此,在使用时应谨慎控制剂量。同时,反藜芦,忌同用。由于细辛能耗散正气,故气虚多汗、阴虚火旺、血虚内热及干咳无痰者应忌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药性歌括四百味、细辛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