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女性对月经量少的情况未予以足够重视,甚至暗自庆幸月经量少能免去诸多麻烦。诚然,月经量少在短期内或许未给身体带来明显疼痛等不良影响,然而长此以往,却会悄然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。
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,我观察到益气补血的中药方剂对治疗月经量少有显著效果。接下来,我将分享这一经验给有需求的朋友们。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党参、炒白术、黄芪、熟地黄、当归、白芍、菟丝子等。在具体应用时,还会依据月经周期进行加减:在月经结束后的经后期,添加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沙苑子,以实现益气滋阴养血之效;而在月经来临前的经前期,则加入牛膝、蒲黄、延胡索、乌药、车前子,从而达到活血通经的目的。
我曾治疗过一位32岁的孙女士,她过去近一年时间里,月经量稀少,经血颜色淡红,几乎是点滴即净,连卫生巾都无需使用。她面色呈现淡白之色,常感神疲乏力,伴有失眠与心悸症状。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,此为气虚血亏之症。我为她开具了上述方剂,并结合中药调周法进行适当加减。同时,我叮嘱孙女士在用药期间要注重调和情志,避免受寒着凉,保证充足的休息,并做好经期卫生护理。三个月后复诊时,孙女士欣喜地表示月经量有了显著增加,行经期延长至三天,心悸症状完全消失,睡眠质量大幅提升,气色与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的好转。
那么这一中药方剂究竟妙在何处呢?方中的党参与黄芪堪称补气健脾的佳品,炒白术能够健脾益气,还可燥湿利水,进一步强化党参与黄芪的功效;薏苡仁可利水渗湿、健脾,进一步辅助补气之功;苏木、香附、益母草、鸡血藤共同发挥活血调经的作用;甘草则起到益气和中、调和诸药的效果。总体而言,这一中药方剂用药简便、成本低且效果显著,对于大多数月经量少的女性而言,是极为适用的调理之选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月经量少,其实就是气虚血亏,中医一方益气补血,巧治月经量少!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