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核气,顾名思义,是患者自觉咽喉有梗阻感,仿佛有异物停留,但实际上在医学检查中却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。它的产生常与情志不畅、情绪压抑有关。在中医的古籍中,明确指出半夏和绿萼梅对梅核气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。
半夏: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的良药
半夏,在中药中被视为化痰的要药。其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、消痞散结的功效在治疗梅核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古代的《伤寒论》中记载了“半夏苦酒汤”,即半夏与鸡子同用,用于治疗咽喉不适。在现代临床中,也有使用“半夏+陈皮”醋泡后治疗慢性咽炎的报道。然而,由于半夏本身带有毒性,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注意其炮制及用量配伍。
绿萼梅:疏肝解郁、和中的良伴
绿萼梅,作为中医中的理气药物,主要使用白梅花。其疏肝解郁、和中的功效在治疗梅核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在采摘时,一般选择初春时花未开时采摘,低温干燥后使用。现代临床中,绿萼梅常被用于泡茶或煮粥,来治疗梅核气。
温馨提示:
中药的使用应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进行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
参考文献:
- 谢金超. 半夏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[J].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, 1996, 01:26-26.
- 戚英林, 任大鹏, 刘文华. 半夏厚补汤治疗梅核气82例[J].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 2005.
- 苏保华. 半夏陈皮米醋汤治疗急慢性咽炎[J]. 新中医, 2005, 037(008):96.
- 徐成文, 璇子. 寒冬梅花食疗谱[J]. 东方食疗与保健, 2004, 000(01M):23-23.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慢性咽炎与“半夏,绿萼梅”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