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陈皮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,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。一句“一两陈皮,黄金一两”的俗语,不仅展现了陈皮的珍稀,更突显了其在中医药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
一、陈皮的历史
《神农本草经》中提及的“橘柚”,在最初并未区分橘和柚,书中记载:“橘柚,味辛,温。主胸中瘕热逆气,利水谷。久服,去臭,下气通神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发现经陈化处理的橘皮疗效更佳。南梁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提出了“陈用”的概念,指出某些药材陈久者良。至于陈皮这一名称,最早见于唐·孟诜的《食疗本草》,并渐渐取代“橘皮”成为该品的专用名称。

二、陈皮的医案医话
北宋方勺的《泊宅编》中记载,其舅舅因患消化疾病久治不愈,后偶食家人制作的橘红茶,感到胸中舒适,服药后排出坚硬之物,病愈。李时珍将此案例记录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并提及另一用橘皮平喘嗽的医案。

三、陈皮的来源
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。药材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。其中,广陈皮来源于特定栽培变种,如广东新会的茶枝柑,其功效以理气燥湿为主,与陈皮不同的是,新会陈皮还有疏肝利胆,解结化痈的功效。
四、陈皮的功效
1.理气调中:陈皮可促进气机正常运转,解除胸闷、气滞之症,同时增强消化系统功能,减轻腹胀及消化不良。
2.燥湿化痰:陈皮通过燥湿特性,帮助祛湿,缓解湿气过大导致的不适,同时有效缓解咳嗽、降低痰多引起的呼吸不畅。
3.加强脾胃:陈皮可加强脾胃功能,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、食少有很好的改善效果。

五、陈皮四季养生
陈皮“药食同源”,不仅药用价值高,在食疗方面也颇受欢迎。根据不同季节和需要,陈皮可与不同食材搭配,为健康加分。
春季养肝:陈皮菊花桑葚茶
食材:陈皮15克,菊花10克,桑葚15克,水、蜂蜜适量。
做法:将陈皮、菊花和桑葚放入养生壶,加适量清水,煮沸后煎煮15分钟,浸泡后按个人口味加蜂蜜。
功效:疏肝理气,滋养肝肾。
适合人群:经常熬夜,面色暗黄的人群。
夏季除湿:陈皮红豆沙
食材:陈皮10克,赤小豆200克,莲子1把,水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赤小豆浸泡后加水,陈皮、莲子洗净,与赤小豆一同煮炖,加入冰糖。
功效:健脾祛湿,利水消肿。
适合人群:脘腹胀满,食欲不振,食少呕吐的人群。
秋季养肺:陈皮川贝雪梨羹
原料:陈皮10克,川贝母6克,雪梨1个,水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将川贝母碾碎,雪梨淘洗干净,与陈皮、川贝母粉一同炖煮,加入冰糖。
功效:清热润肺,理气化痰。
适合人群:咳嗽、咽喉干燥、口渴的人群。
冬季补肾:陈皮当归羊肉汤
原料:陈皮10克,当归30克,羊肉1500克,生姜适量。
做法:将当归切片,与羊肉、陈皮、生姜一同煮炖,加入盐调味。
功效:温中补虚、养血散寒。
适合人群:体虚、气血两虚、月经不调、免疫低下者。

六、陈皮使用注意事项
《药性切用》提到:“阴虚肺胃燥热的人都忌食”。陈皮偏温性,对体质偏热者需谨慎搭配。若平常易上火、口干舌燥的人不宜食用。同时,陈皮为行气之品,气虚者不宜过度服用,以免耗伤正气。此外,孕妇、服用西药等人群亦建议咨询医生意见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一两陈皮一两金,药食同源话陈皮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