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古书记载:“细辛多即气闷塞、不通者死。”现代医学亦指出,细辛对呼吸系统有麻痹作用,可能抑制呼吸,导致危险。然而,古书上的真正警示是:“单用为末,不可过半钱匕”,意味着在作为散剂或丸剂使用时,剂量不应超过半钱匕,即1-2克。

然而,当细辛作为汤剂使用时,这一限制便不复存在。剂量过少可能无法产生治疗效果。决定其毒性大小的关键在于煎煮时间。通过长时间的煎煮,可以有效破坏毒性成分黄樟醚,从而提高其安全性,实现治疗目的。此外,细辛中另一种具有肾毒性的物质马兜铃酸,其含量极低,特别是在北细辛中,几乎无法从其根部检测出。而且,由于马兜铃酸难溶于水,因此,在煎剂中也无法检测到它的存在。
因此,使用细辛汤剂时,不必过于担心其毒性。细辛在汤剂中频繁出现,成为众多方剂中的常客。了解了它的毒性后,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细辛。

细辛味辛,性温,归心、肺、肝、肾经。具有发散风寒、温肺化饮、通窍止痛的功效。
1. 用于感冒风寒、发热恶寒、头痛身痛、鼻塞等症。
细辛能散寒止痛,常与羌活、荆芥、川芎等同用,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病症;对于外感风寒、阴寒里盛的病症,亦可应用,需配合麻黄、附子等同用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。
2. 细辛可止各种疼痛,用于头痛、齿痛、风湿痹痛等各种疼痛均可。

细辛止痛力强,对于头痛、齿痛都有明显的疗效,头痛可配合羌活、白芷等同用,齿痛可配合白芷、石膏等同用。对于风湿痹痛,以属于寒湿者为宜,可与羌活、川乌、草乌等配合应用。如独活寄生汤。
3. 细辛可温肺化饮,用于痰多咳嗽。
细辛能温肺以化痰饮,用于肺寒咳嗽、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,常与干姜、半夏等配伍应用。又能通鼻窍,疗口疮。用于鼻渊,常配合白芷等应用;用于口舌生疮,可单用一味细辛,研末敷于脐部。细辛用量一般为1~3g,使用时应注意用量,临床上也有大量使用细辛治病的例子,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使用。煎服,外用适量。

细辛反藜芦,因而不可与藜芦同用,此外,细辛性温,有助热的作用,对于气虚多汗、阴虚内热等人群应忌用。
在止痛方面,可配合白芷治牙痛,配川芎治头痛(川芎茶调散),配乌头治痹痛,都是常用的配伍应用方法。

1. 小青龙汤(《伤寒论》):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芍药、五味子、干姜、半夏、甘草,治痰饮咳嗽气喘。
2. 麻黄附子细辛汤(《伤寒论》):麻黄、附子、细辛,治阳虚而兼外感,身发热,恶寒甚剧,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,神衰欲寐。
3. 乌梅丸,用于治疗蛔厥,久痢,厥阴头痛。
4. 川芎茶调散治疗头痛。
5.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痹痛。
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带来帮助,更多医药知识,请关注老魏谈药,并点赞、转发、收藏、评论。老魏将为您带来更多医药干货知识!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细辛能解表散寒止痛、温肺化饮,虽然有毒,用的好却是一个好药!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