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内容来源:
- 毛辉. 维生素D与健康密切相关[N]. 医药养生保健报, 2024-02-04 (010).
- 裴宸纬. 维生素D缺了不行,补多了也不成[N]. 科技日报, 2023-06-02 (008).
- 董超. 补充维生素D不能预防骨折[N]. 保健时报, 2022-08-11 (012).
佝偻病这一曾被称为“英国病”的常见疾病,主要影响儿童骨骼健康。其病因在于长骨生长板缺乏矿化作用,导致生长迟缓,若不及时治疗,骨骼会出现变形,如弓形腿和长骨末端增厚。该病仅发生于骨骺尚未融合的生长期儿童,通常累及腕关节、膝关节和肋骨软骨关节。
2018年,上海的9岁男孩小天,因身边人的压力,不得不早早学习各种知识,周末常常被兴趣班所占据。他的妈妈最近发现,尽管饮食规律,小天的身高却似乎停滞不前。
2018年7月,正值暑假,小天与同学们却被各种兴趣班和学习任务填满。因天气过热,小天妈妈减少了他的户外活动时间,使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空调房中,但这并非好事。
某天,小天从床上坐起,感觉有些不适,头部有些沉重,晚上多汗而醒。妈妈注意到小天的食欲并不好,勉强吃了几口。在晨读时,妈妈发现小天的坐姿不自然,背部似乎有些弯曲。她轻轻摸了摸,感到轻微的弯曲。此时,她意识到小天可能驼背。
小天在阳台上大声朗诵时,妈妈发现他的走路姿势不对,双腿有些笨拙,腿部似乎弯曲。她立刻想起小天并无跷二郎腿或盘腿的习惯,并立刻查询原因。
医生了解到小天夜间出汗多、行走不稳、易哭闹,查体发现头部枕部脱发明显、颅骨软化,肋骨有串珠样改变,下肢有“O”型腿迹象。医生安排了血液和影像学检查,结果显示血钙、血磷、血碱性磷酸酶(ALP)和血甲状旁腺素(PTH)均异常。手腕X片检查显示桡骨尺骨远端模糊,诊断为佝偻病。
佝偻病是一种影响儿童骨骼健康的疾病,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、磷代谢紊乱和骨骼发育异常。其典型症状包括夜间多汗、易惊醒、枕秃、颅骨软化、胸廓畸形(如串珠肋)、“O”型腿或“X”型腿等骨骼畸形,以及出牙延迟和生长发育迟缓。
医生解释,小天的佝偻病实际上是由于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导致的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,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。医生建议调整小天的饮食,增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,并建议他每天至少在阳光下活动半小时。
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饮食和增加户外活动后,小天的夜间出汗减少,睡眠质量明显提高。他的精神状态变得更为活跃,情绪也更为稳定。在户外活动中,他的腿部力量逐渐增强,走路时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明显改善。他的“O”型腿症状也开始逐渐减轻,腿部线条变得更加直挺。
一个月后,小天再次复查,结果显示血钙、血磷、血碱性磷酸酶(ALP)均恢复正常,骨骼矿化情况有所改善。
2019年6月17日,小天的妈妈发现他的脸色苍白,眼睛周围有轻微浮肿。他诉说自己感觉累,且尿液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。医生立即开出血液和尿液测试,评估肾功能。结果显示尿素氮(BUN)升高,血肌酐(SCr)升高,尿常规显示尿蛋白+,肾功能检查显示肾小球滤过率(eGFR)轻度下降。所有指标均指向一个结果——轻微肾衰竭。
医生询问了小天的生活和饮食习惯,得知他一直在服用维生素D。医生询问是否同时服用钙片,小天妈妈点头确认。医生指出,过量摄入维生素D和钙可能导致高钙血症,进而引发肾脏钙化和肾功能衰竭,最终可能导致尿毒症。
医生提醒家长和监护人,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,并定期监测孩子的血钙水平,确保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。
(注:上述内容中的姓名均为化名,部分图片为网图;文章禁止转载、抄袭。)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18年,上海9岁男孩长期吃维生素D,预防佝偻病,一年后身体如何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