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许多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物时,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了,这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担忧。毕竟,靶向药物被普遍认为是副作用小的,为何还会引起诸如皮疹、乏力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问题呢?

靶向药物,真的是“高效低毒”吗?
实际上,对于靶向药物“高效低毒”的说法,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在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晚期肺腺癌、白血病、淋巴瘤、乳腺癌等情况下,靶向药物确实可以取代或部分代替传统放化疗,这种“高效”是显而易见的。
靶向药“低毒”更多的是与放化疗对比来说的:总体来说,靶向药物相关的各系统损伤,无论是从发病率还是严重程度上,都显著低于放化疗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:“低毒”并不代表着“无毒”,部分靶向药物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。例如,治疗白血病的尼罗替尼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,这是其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;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甚至高达16%~58.8%,且1/4为重度以上。
靶向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哪些表现呢?
与放化疗相比,靶向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并没有显著的特异性,临床上多依据患者的用药情况来做出诊断。
从临床症状上看: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,或表现为全身乏力、发热(表现为持续低热)及合并感染(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,特别是呼吸道感染)。

从抽血检查上看: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下降、贫血等,也可能只有中性粒细胞减少。
从严重程度上看: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轻,根据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,靶向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分级多在1-2级,3级以上少见。
如何防治靶向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?
1.定期复查血常规:动态评估中性粒细胞情况,可以及早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比如,在口服PARP抑制剂的患者中,建议在初次使用或调整剂量后,要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,直至毒性反应最低且用药剂量稳定后,再改为每个月一次血常规检查。

2.饮食疗法: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,一定要均衡营养(注意:高能量饮食并没有明确的增加中性粒细胞的作用)。研究显示:一些低热量、富含蛋白的粗纤维食物,如玉米、全麦面、瘦肉、蛋制品等有利于改善中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;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。
3.保持规律生活及个人卫生:中性粒细胞减少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,因此避免各种感染高危因素就成为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。规律的作息、适度的运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;勤洗手、戴口罩、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,不仅可以避免新冠肺炎,也能降低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。

4.调整靶向药物用法:下面描述的只是一般的原则性处理,病友在调整用药时一定听从医生的指导!
- 1级中性粒细胞减少:不需要调整靶向药物用法用量,定期监测血常规情况;
- 2/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:暂停靶向药物至少28天,每周进行血常规检查,直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1.5×109/L以上后,再恢复用药;减量使用靶向药物,一般从减1/4或1/2量开始,直至药物有效的最低剂量;

在暂停或减量28天后,中性粒细胞仍未恢复至1.5×109/L以上,则永久性停药。实际的调整用量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处理,严格按照医嘱进行。
- 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:永久性停药。
5.升中性粒细胞药物治疗:在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,口服一些升白药物(如生血宝、利血生、鲨肝醇、维生素B4等)有助于中性粒细胞升高;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定是“升白针”——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,具有强大的升中性粒细胞的作用,有长效有短效,既可以作为预防用药,又可以作为治疗用药。

6.其他治疗: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合并有感染、贫血等情况,因此抗感染、抗贫血、提高免疫等治疗也是可以配合使用的。
需要认识到的是,无论是哪种治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,都是暂时性的,治疗效果一般较好。并且,中性粒细胞本身就有一个自我增殖的周期,在被药物暂时抑制/杀灭后,一般仍能启动正常的增殖程序、逐步恢复正常。
因此,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紧张,配合好医生、积极诊疗,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服用靶向药物,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怎么办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