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天气闷热时,许多人的手上就会开始长出令人烦恼的透明小水泡。这些小水泡常常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瘙痒,一旦抓挠破损,还会流出类似鸡蛋清的液体,留下红点,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。那么,这究竟是什么东西?又该如何快速缓解呢?接下来,我们将为您详细解答。
手上长小水泡,这并非上火,而是湿气过重的表现。在西医上,这种水疱被称为“汗疱疹”,通常伴有不健康的出汗,容易在夏季、秋初等季节生长。反复发作,可持续数年,伴有瘙痒等症状。
中医认为,这并非上火,而是体内“湿气过重”,溢于皮肤的表现。体内湿气过多的人,很容易因排汗不畅而引发疱疹,因此健脾祛湿才是关键。
之所以在闷热时节高发,有以下两个原因:
- 湿邪多:天气闷热时,外部雨水多、空气湿度大,这会导致皮肤蒸发受阻。加上气温高,湿热之邪极易停留在体内,溢于皮肤肌肉表面,形成汗疱疹。
- 太贪凉:现代人生活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,尽管人体感觉很舒适,但身体却受不住。闷热天气本该是出汗排毒排热的,但因为现代人贪图舒适,整天待在空调房里,导致汗液挥发不出而淤积体内,皮肤开合的频次降低,抵抗病邪的能力也就进一步被削弱了。
另外,在闷热的天气中,我们还常常喜欢喝冷饮吃凉菜,冰镇西瓜、冰镇啤酒吃入肚子,那种冰爽感觉,真叫人舒坦。但正是这一时的“凉快”,会将湿邪深埋在体内。而内蕴的湿热,就会持续侵扰健康,带来一系列不适。
除了手上长小水泡外,湿气重的人还常有以下8种状态:
- 整日疲倦易嗜睡,浑身乏力无精神;
- 消化不良常腹胀,食欲不振没胃口;
- 周身虚胖频水肿,小肚子隆起如球;
- 舌苔厚腻总泛白,舌头边缘有齿痕;
- 头发出油味难闻,头皮屑多易脱发;
- 眼袋肿大眼圈黑,眼屎泛滥开眼难;
- 口干口苦口臭扰,关节酸痛浑身重;
- 大便黏腻沾马桶,小便浑浊气味骚。
如果你在频长小水泡的同时,还有2种以上上述“丑态”,那么这是你的身体发出的“求救”信号:体内湿气已蓄积到可致病的程度。
湿气的“天敌”找到了,那就是红豆、薏苡仁、芡实、茯苓、栀子、橘皮、桑叶、大麦、甘草等9种健脾祛湿的食材,配制成茶包,开水冲泡5分钟,早晚各1杯。在排湿气的同时,提升自身脾的运化功能,从根本上杜绝水湿滞留,告别湿气过重。比单吃1种食物的排湿效果要强得多。
坚持喝,有效改善湿气过重的表现,彻底远离瘙痒的小水泡,人自然会看起来更精神,并且对湿气引起的口臭、痘痘、湿疹也均有缓解作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手上一旦出现“小水泡”,还发痒!提醒:是身体发出“求救”信号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