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女性保养得好不好,判断标准除了皮肤、精神状态,就是月经。月经越来越少,几乎成为女性通病。担心早衰、担心不孕,为此就医的更不少。那么,我们如何帮助把月经气血补回来?
01 月经量少,多「少」算少 在现代医学的标准里,一次月经的血量少于5ml,即为月经量少。5ml是什么概念?是1个矿泉水瓶盖的量。这种明显变化,如果还按照「1个瓶盖」的指标不予干预,是对身体的不负责。因为在中医看来,月经量越来越少,是身体在「走下坡路」,甚至有疾病隐患。
当你发现经期变短、经量变少,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过度减肥?是否做过清宫手术?是否吃过精神类、激素类药物?这些是导致月经变少的诱因。
02 补血活血,帮助月经变多 想要月经量变多,中医补虚泻实,增加血量、通畅血流。如用补肾、健脾、补血的方式,帮助增长源头的「血量」。如用理气、温阳、活血的方式,帮助疏通经脉的「血流」。但也要注意,虚&实不是孤立存在。虚久了,生寒瘀;寒瘀久了,致虚。最后,虚寒瘀联手,导致月经「终极反抗」——闭经。
一、中药养血
-
食调:五红汤 红枣,补气血圣品;枸杞,补肝肾,填精,以精生血;花生衣,补脾,以气养血;红糖,滋阴,以阴养血;生山楂,散瘀,避免补而上火;陈皮,理气,助运化。把这些药材清水洗净,用养生壶煮20分钟,把汤汁放在保温杯里代茶用,可以喝一天。五红汤要在非经期时间连续喝,最好喝三个月经周期,对于月经量少、气血不足、脸色差、手脚凉,都有较好的调理效果。
-
经典:四物汤 四物汤是妇科养血第一方,适合月经量少、色淡、质稀,贫血,空调房手脚冰凉,容易疲劳的人调理。喝四物汤要避开经期、感冒发烧以及服用其他中药的时候,可以在月经结束后连喝3~5天,能够缓解月经失血带来的虚弱。
二、穴位养血
-
艾灸八髎穴 八髎穴,每个孔都能得气,补得进阳气,同样溜得进寒气。所以,艾灸八髎,即补阳又排寒,能使经血更温、更畅,在经期顺利排出。
-
常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肾经、肝经、脾经交汇的穴位,兼有补肾、疏肝、健脾之功,是女性调经要穴。
除了中医调理,平时也要注意: ①好好吃饭。营养不够,会气血不足。 ②注意保暖。宫寒不温,会月经不畅。 ③避免熬夜。熬夜伤阴,会精血亏损。
关注@哈氏妇科第四代传人,了解更多养生知识。 #月经##女性健康##中医# 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!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气血不足,月经量少,怎么补回来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