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有人询问你的专业领域时,你回答“神经内科”,他们可能会误解为“精神科”,并带有一种不恰当的联想。今天,我们就来澄清一下,并探讨一下神经内科主要研究和治疗的疾病。
神经内科专门研究中枢神经系统、外周神经及肌肉的各种疾病,以及由于学科交叉,部分心理障碍引起的疾病,如焦虑、抑郁和失眠等,也在其研究范围内。神经系统由脑、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,主要关注的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骨骼肌疾病。
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,包括脊髓、脑血管疾病,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、脱髓鞘性疾病,运动障碍疾病,癫痫,头痛,变性疾病,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。诊断手段多样,包括头颈部MRI,CT,ECT,PETCT,脑电图,TCD(经颅多普勒超声),肌电图,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。
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既有内科治疗,也有外科介入,具体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。下面,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神经内科的常见症状:
眩晕: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主观感觉障碍,常伴有平衡障碍,但通常无意识障碍。临床上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。
脑梗塞: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,常表现为偏身麻木、语言障碍、吞咽困难等,多见于中老年人群,起病急,多无前驱症状。
三叉神经痛: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,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烈疼痛,女性略多于男性,发病随年龄增长。
神经衰弱:长期紧张和压力下导致的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,常伴有情绪烦恼、易激惹、睡眠障碍、肌肉疼痛等。
神经症:又称神经官能症,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,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,表现为焦虑、紧张、情绪烦躁、郁闷、头痛、失眠、心悸等。
面神经炎: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。
晕厥:由于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,发作后恢复迅速,后遗症少见。
桡神经麻痹:C5~8神经受损后引起的伸肘、伸腕、伸指障碍及手背拇指和第一、二掌骨间隙区感觉障碍。
痴呆综合征: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,以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,伴有记忆、思维、理解、判断、计算等功能的减退和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。
癫痫: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疾病,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、刻板的症状。
头痛:临床上常见的症状,多因炎症、外伤、肿瘤等刺激引起,表现为针刺样痛、闷痛等。
坐骨神经痛: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,多数继发于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。
帕金森病: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,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、运动迟缓、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。
急性脊髓炎: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,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、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。
面神经麻痹: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,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,中枢型多见于脑血管病变、脑肿瘤和脑炎等,周围型多见于受寒、耳部或脑膜感染、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。
总结:神经内科是一个研究广泛、治疗多样的领域,对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治疗手段。希望大家能够正确了解并对待这些疾病,积极预防和治疗,保持健康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“神经内科”=“精神科”? 神经内科属于什么科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