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90年代初,我跟随师父学医,那些年里,我们走遍了周边上百个村镇。只要有患者相邀诊治,师父总是不计路途遥远,不畏风吹雨淋地前往。
南方乡村树木繁茂,雨水充沛,湿气弥漫。又因南方种植水稻,依山傍水而居,春夏时节,人们常在密林中穿行,在水田中劳作,难免会受到风、寒、湿邪的侵袭。因此,当地村民或多或少都有风湿问题。然而,师父多年来跋山涉水,四处奔走,身体却从未不适,仿佛是上天怜悯苍生,不忍让他患病,更不愿让村民无医可治。
有一天,一位老家来的患者前来求医。他的父亲多年前在师父那里治好了关节疼痛,所以特地前来寻我。多年未见,岁月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他的脸上,他笑起来,脸上的皱纹舒展开,恍惚间竟有三分神似师父。
为患者脱鞋、挽起裤腿,我看到他脚上皮色发红肿胀,扶之有结块,应是痛风石。患者告诉我,此处疼痛已有7-8年,近年来感觉身体疲乏,记忆力减退,肢体发冷,小便无虞,大便溏薄,舌体胖大,舌质黯淡,舌苔白腻,脉缓。
诊断为痛风,辨证为脾肾阳虚,瘀浊阻滞。治则温运脾肾,化痰逐瘀。
组方为:黄芪,山药,党参,肉桂,附片,干姜,威灵仙,茯苓,萆薢,杜仲,桑寄生,忍冬藤。
患者远道而来,舟车劳顿,实属不易,故先开14剂,待复诊时,患者面带喜色告诉我,痛感消失,肿胀已消肿,怕冷减轻许多,舌脉皆有改善。调整处方后,续服14剂,所有症状消失。合计治疗一月,此方治愈。
痛风一病,中医称之为痹症。《素问·痹论》指出:风、寒、湿夹杂侵入人体,结合即成痹症。如果风邪更加强盛,则是行痹;如果寒气更为强盛,则是痛痹;若是湿气最强盛,则是着痹。
那么,如何区分行痹、痛痹、着痹呢?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,行痹是游走性疼痛,因为风邪善走窜;痛痹是寒气强盛,患者怕冷,遇冷时痛感会加重;着痹是湿气强盛,患者痛感偏向于肿胀和麻木。
总的来说,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,此例以脾肾阳虚为本,瘀浊阻滞为标,故治疗以温肾运脾为本,活血化瘀、祛痰逐饮、消肿止痛为标。
此方中,附片为大辛大热之品,辛则发散寒邪,热则补火回阳,上可温心阳,中可温脾阳,下可温肾阳,配伍党参,共奏健脾阳、温肾阳之功,以求治本。
然而,现在有些医生因附子有些许毒性而避之不及,不敢重用,实在可惜。欲起沉疴,必须重用黄芪,益气扶正、健脾补虚,黄芪、干姜合用,可增强健脾温阳之功。
杜仲补益肝肾,肉桂通阳以入经络搜剔痰浊瘀血;威灵仙、桑寄生补肝肾,威灵仙尚能祛风胜湿,通络止痛。山药补肾益气,健脾养阴,茯苓利水渗湿而不伤正,有“四时神药”之称,无论寒、温、风、湿诸证皆可使用。
由于下肢偏远,药力难达,故以忍冬藤清热解毒、通络止痛,引他药直达病所。萆薢善祛风通痹,利湿去浊,二者合用,既可祛风散湿,又可通行经络,引药直达病所,为重要引经药。
诸药合用,取其时时祛邪,适时扶正之意,即可温补脾肾、益气散寒以治本,又可祛风散湿,通络止痛以治标,全方共奏温肾助阳、运脾化湿、通络止痛之效。#家庭健康守护官##非常病例#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痛风8年,重用4斤黄芪治愈,方子一经写出,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