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,其味甘,性平和,入肺、肝、肾三经,具有补血、滋阴、润肺、止血的显著功效。正如《汤液本草》所述:“阿胶益肺气,肺虚极损,咳嗽吐脓血,非阿胶不补。”阿胶的抗衰老作用及显著的补血作用,使其成为补血之要药。它与生地黄、熟地黄经常配伍使用,以加强补阴血的功效。
生地黄与阿胶,二者都能补血养阴止血。生地黄偏于凉血清热,主要治疗阴血虚有热之证;阿胶则偏于养血润燥,侧重于治疗阴血虚以血虚为主的证状。二药相配,补血之中能清热,清热之中能育阴,相互为用,有养阴血、清虚热、止血的功效,尤其擅长治疗阴血虚以血虚为主,或伴有虚热之证,尤其以治疗出血而致血虚、血虚出血、虚热出血为最佳。
在滋阴养血剂中,常将生地黄与阿胶相配,用于治疗血虚或虚热之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、崩漏及温热病耗伤营血的证候。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芎归胶艾汤,以该配伍和当归、白芍等同用,治疗妇人冲任虚损、崩中漏下、月水过多、淋漓不止、或半产后下血不绝、或妊娠下血、腹中疼痛者。又如《温病条辨》的加减复脉汤,以该配伍与麦冬、白芍等滋养阴血药相配,治疗邪热伤阴、口干舌燥、神疲、脉结代者。
在治疗这些病证时,生地黄的用量往往大于阿胶,因生地黄在养阴血止血的同时,兼能清虚热、活血,对于阴血不足往往多伴有虚热之病机可以全面照顾,又补血而不滞血,防止阿胶腻滞之性。生地与阿胶的用量比例可用2:1至8:1,例如在芎归胶艾汤和加减复脉汤中用量比例均为2:1,在炙甘草汤中用量比例为8:1。
此外,阿胶入肺经,长于滋阴润肺。正如《本草纲目》引杨士瀛之言:“凡治喘嗽,不论肺虚肺实,可下可温,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,其性和平,为肺经要药。”生地黄能清热凉血,生津润燥。二药相伍,补清并施,能养阴润肺,清热生津,常用于肺虚燥热之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,或燥热、郁热伤肺之气逆而喘,干咳无痰,鼻燥咽干,可配伍麦冬加强养肺阴之力。
熟地黄与阿胶,两者均味甘,归肝、肾经,皆能补血滋阴,用治阴血亏虚诸证。熟地黄性微温质润,善滋肾益精,滋阴之力大于阿胶,治一切肝肾不足、血虚阴亏精少之证。阿胶甘平又入肺经,为血肉有情之品,长于润肺止血,补血之力胜于熟地黄,兼能润肠,善治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便血及崩漏等多种出血证,阴虚心烦失眠或虚风内动,以及虚劳喘咳或阴虚燥咳、肠燥便秘。两药合用,滋补阴血之力尤强,常用于治疗阴血亏虚诸证。又因都入肝经补血,善于补血调经安胎,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、崩中漏下、胎动不安等经产诸疾,见有阴血亏虚者。此外,熟地黄入肾滋阴补肾填精,复肾主纳气之功,可用治肾虚喘咳。阿胶甘平入肺,滋阴润肺,常用治肺阴不足之喘咳。肾主纳气,为气之根,肺主呼气,为气之主,肺肾为母子关系,肺为水上之源,肺肾生理上关系密切,相互滋生濡养,病理上互为影响,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。熟地黄和阿胶相伍,滋肾润肺,肺肾同治,金水相生,复肺肾同司气之一呼一吸之功能,而共治肺肾阴虚之喘咳、劳嗽、咯血等。
通过上述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,地黄与阿胶这一经典药对,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,尤其在补血养阴、滋阴润燥、治疗肺肾阴虚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地黄+阿胶,这个配伍的经典临床用法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