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发烧了,家长们往往急于给孩子吃退烧药,然而这种应对措施往往是不恰当甚至错误的。面对幼儿发烧,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处理方法,使用退烧药应该谨慎。
一般情况下,宝宝发烧主要可划分为3种状况,体温达到37.5摄氏度~38摄氏度为低烧,体温达到38.1摄氏度~39摄氏度为中烧,体温达到39.1摄氏度~40摄氏度为高烧。当宝宝体温处于38.5摄氏度以下,且并未出现不舒服等状况,可以正常地吃饭和玩耍,此时选取物理降温更合适。
当幼儿体温处于38.5摄氏度~39摄氏度时,家长除了给孩子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之外,还可以考虑适当给予退烧药,以缓解患儿的症状,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应禁止多种退烧药同时使用。
此外,有时可以借助温水浴,助力幼儿血液循环,降低整体机体内高热温度。在泡浴过程中,水温应低于体温2摄氏度,家长可以用毛巾在患儿四肢和前胸后背上均匀揉搓,以有助于患儿机体血管扩张,为内部热量散发提供助力。擦拭患儿四肢和背部,以3~5分钟为宜;擦拭患儿腋窝、腹股沟等血管较为丰富区域时,可以停留时间稍长。每次温水浴的总时间控制在10~15分钟为宜,可以4~6小时进行一次。
需要强调的是,幼儿发烧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40摄氏度,可能会因高烧发生惊厥,出现如意识丧失、眼球固定或上翻、肢体抽搐等表现,这时应该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医。
审稿专家: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张伟 来源: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:融媒体部 作者:吴玉玺 责任编辑:袁馨
在处理幼儿发烧时,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,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,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【豫健科普】幼儿发烧,该如何正确应对?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