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是一位资深老烟民,抽烟快四十多年了。从去年年底开始,他总感觉自己喉咙不适,好像有痰却咳不出来,声音也变得嘶哑。老张以为是抽烟引起的小毛病,便自行购买了“清咽利嗓”的药物,但效果并不明显,反而让情况更加严重。
最终,老张只好前往医院就诊。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和喉镜、病理检测,确诊老张患上了喉癌,并且已经出现转移现象。
吸烟、喝酒都会增加喉癌的患病风险。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尼古丁、苯并芘等有害物质,长期刺激咽喉,可能导致黏膜水肿和充血,进而引起癌变。此外,二手烟、三手烟环境也会增加患癌几率。临床统计显示,烟民患喉癌的风险比其他人高20-30倍。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接诊的患者中,患有喉癌的人,九成以上都是老烟枪。
除了吸烟,喝酒也与喉癌有一定关系。酒精摄入过量会损害黏膜上皮,引起核黄素缺乏,导致免疫蛋白合成受损,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。长期喝酒的人,比不喝酒的人,患喉癌风险要高1.5-4.4倍。此外,空气污染、工业活动产生的粉尘,如石棉纤维等,也是喉癌的重要诱因。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,以及长期的放射线接触,也会增加喉癌患病几率。
喉癌的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咽喉炎或上火,如咽喉部位有异物感、咽喉疼痛、吞咽不舒服和声音嘶哑等。如果服用治疗药物后没有明显缓解,或者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,应及时就医排查。
电子喉镜是诊断喉部疾病最直接的“武器”。除了可以诊断喉癌之外,像喉白斑、声带息肉、声带小结、声带囊肿、鼻咽炎等疾病,都可以通过电子喉镜进行有效的诊断。
至于得了喉癌在治疗后是否还能说话,这取决于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。以常见的声门型喉癌为例,如果是早期的话,一般通过微创手术治疗,患者的气管不用被切开,这对于患者的发声影响很小,90%以上的患者在治疗后,说话都没有任何问题。但如果发现的时机较晚,病人的喉部基本上就得全部切除,这种情况下,患者自然就没办法说话了。不过即便是全喉切除的病人,目前也可以通过电子喉、发音管以及食管发音等多种手段辅助患者说话。
然而,无论如何,这种方式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,不能和过去正常的原声相比。所以,喉癌的诊断和治疗,越早越好。
总之,吸烟对咽喉的损伤是不可逆的,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尽早戒烟。此外,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后,定期对喉部进行检查,也可以尽早发现问题,从而在今后的治疗中掌握主动权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喉癌到来前,身体一般有4个征兆,很多人当成慢性咽炎了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