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全小儿推拿 父母看图就能学会 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夜惊、遗尿

最全小儿推拿 父母看图就能学会 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夜惊、遗尿

宗昱帆 2024-12-15 职场养生 854 次浏览 0个评论

山东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的发源地,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,在儿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。它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,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,从而治疗小儿发烧、腹泻、遗尿、咳嗽、便秘等疾病。

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,将其分为外感发烧、阴虚发烧、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。针对外感风寒发烧,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推拿方法,以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:

  1. 清肺经:在无名指掌面进行推按,以调整肺部功能,治疗相关疾病。
  2. 清天河水:在前臂内侧正中线,自腕横纹至肘横纹进行推按,可清热退烧。
  3. 开天门: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,有助于缓解头痛、发热等症状。
  4. 推坎宫、揉太阳:推按穴位,可缓解小儿发烧引起的多种不适。

一般情况下,经过推拿治疗,患儿体温可以逐渐下降,下午体温可能会略有波动,但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,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。临床上,小儿发烧以外感为多,因此小儿若是低烧,可以尝试上述手法,既方便又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。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时,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。

小儿推拿需结合时令、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进行辨别和处理。同时,家长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小儿加减衣物,以防感冒发烧。注重合理喂养,避免过食肥腻食物,以免引起发烧。发烧时,患儿应多饮水,饮食宜清淡。

对于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,天河水、清肺经、开天门等是常用的理疗方法。对于小儿风寒感冒,可以采取重推三关穴、揉外劳宫、提拿肩井穴等手法。对于风热感冒,则需清肺经、清天河水,并按揉大椎穴等。对于咳嗽痰多者,可加按揉天突、丰隆穴,推小横纹,分推膻中。对于高热惊厥者,需清肺经、清心经,推涌泉,清天河水。对于食欲不振者,可加揉板门、摩中脘,按揉足三里穴。

随证加减,如流鼻涕、咽痛等症状重者,可加点揉风池穴、按揉曲池、合谷穴。对于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者,可补脾经、推三关。对于高热者,可加清天河水、清肺经,直推脊柱,搓擦涌泉。

小儿捏脊是一种保健疗法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反复感冒、咳嗽,免疫力低、小儿夜惊、小儿遗尿等情况。操作时,让宝宝俯卧于床上,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,两手的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,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,抵在孩子的尾骨处;大拇指与食指相对,向上捏起皮肤,同时向上捻动。两手交替,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(肛门后上3~5厘米处)向上边推边捏边放,一直推到大椎穴(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)。最后,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~5次。一般每天捏一次,连续7~10天为一疗程。

宝宝发烧时,除了药物治疗外,还可以尝试一些天然方法,如香菜、白萝卜、生姜加冰糖煮水等,有助于宝宝出汗退热。对于小儿腹泻,除了小儿推拿外,还可以尝试一些偏方,如木炭烤大蒜、苹果水或苹果泥、芋头沾白糖等。

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在实际操作时,应注意手法和力度的掌握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同时,家长在应用中应谨慎,如有疑虑,应及时就医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,本文标题:《最全小儿推拿 父母看图就能学会 发烧、咳嗽、腹泻、夜惊、遗尿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